資管新規落地:你我怎麼理財,要做哪些准備?
金融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市場定位資管新規落地,你我怎麼理財?(熱點聚焦)
現在,買點理財產品成為很多人的投資首選。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金融機構資管業務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此中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資金余額隔音窗,為22.2萬億元,佔比超過1/5,理財產品市場很火。
近日,《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辦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人們广泛關心:未來的理財產品市場將會有何變化?剛性兌付冲破、保本保收益成為歷史,住民該若何理財?及格投資者的標准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刻採訪。
為何冲破剛性兌付?
此前很多金融機構偏離“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定位,干擾資金價格,導致一些投資者冒險投機
“即便出現兌付困難,金融機構也會兜底,這不是功德嗎?”北京二商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部職員李偉認為,不少人買理財產品看中的就是風險小,無论收益若何,本金總能保住。為什麼要冲破這種剛性兌付呢?
剛性兌付,簡單地說,就是即便融資方無力還款,最終仍會還款給投資人,也就是“總歸有人埋單”。但是在這種剛性兌付的保護下,投資者常常會對投資損失的估計偏低,投資情緒高漲,某種水平上說,剛性兌付對投資者就是一張“免死金牌”,不消擔心本身的投資會吊水漂,這暗地里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
“剛性兌付轻易讓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彻底不考慮風險身分,隻看收益凹凸,晦气於培養科學理性的投資環境﹔另外一方面,潛在的剛性兌付轻易產生風險的交织傳染,並產生資金流向和價格的扭曲,晦气於整體經濟的康健發展。”中國銀行投行與資管部相關負責人說。
實際上,看上去很美的剛性兌付偏離了資管產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本質,举高無風險收益率程度,干擾資金價格,不僅影響發揮市場在資源設置装备摆設中的決定性感化,還弱化了市場紀律,導致一些投資者冒險投機,金融機構不盡職盡責,品德風險較為嚴重。
這次資管新規針對剛性兌付作出了一系列細化放置。
好比,在定義資管業務時,请求金融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產品出現兌付困難時不得以任何情势墊資兌付。
再如,昭示剛性兌付的認定情景,“採取滾動發行等方法,使得資產辦理產品的本金、收益、風險在分歧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實現產品保本保收益”將視為剛性兌付,“資產辦理產品不克不及准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發行或辦理該產品的金融機構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拜托其他機構代為償付”也屬於剛性兌付。
别的,新規還明確了剛性兌付行為的懲處標准,鼓勵社會公眾投訴舉報剛性兌付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钻研院高級钻研員董希淼認為,冲破剛性兌付將促進資管業務加倍規范康健,從長遠看將利好金融市場發展。但短時間內也會對市場帶來必定沖擊,給有關各方帶來新挑戰。
董希淼說,一方面,金融機構應切實实行好“賣者盡責”,在產品設計、盡職調查、信息表露痛風治療,等方面做好充实、細致的事情。特別是要加強對投資者教诲,堅持“领會客戶”理念,對客戶做產品適銷性評估,引導客戶選擇合適的產品,盡量減少冲破剛性兌付早期的負面影響。另外一方面,社會各界要創造有益於剛性兌付冲破的外部環境。監管機構應做好應急預案,防备剛性兌付冲破時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司法部門應創建相關司法步伐和金融申訴機制,保護投資者權益。
“投資者對此要連结理性,積極面對。面對剛性兌付被冲破,投資者應認識到這是一個必定趨勢,並低落剛性兌付預期。特別是要堅持领會產品理念,在投資理財時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均衡,根據本身風險偏好作出選擇,做到‘買者自負’、謹慎科學投資。”董希淼說。
誰是及格投資者?
及格投資者應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從投資者主體資格、資產狀況等方面設定門檻,防止和減少盲目投資、非理性投資
“這個門檻可有點高!”聽說了資管新規中關於及格投資者的規定,北京市海澱區某餐館經營者張倩感嘆。張倩多年經營一家餐館,利潤還不錯,平時也願意做點投資理財,有必定的風險經受力,她很迷惑:及格投資者的門檻為何這麼高?
資管新規中規定,資產辦理產品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及格投資者兩大類。及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隻資產辦理產品不低於必定金額且合适以下條件的天然人和法人或其他組織:
具备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如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近来1年底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金融辦理部門視為及格投資者的其他情景。
資管新規同時規定,及格投資者投資於單隻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於單隻夹杂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於單隻權益類產品、單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事實上,設定及格投資者門檻,不是為了把投資者解除在外,相反會有益於保護投資者长处。一般來講,分歧投資者對投資風險偏好分歧,感知能力也各異。比拟有必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平凡苍生的知識儲備、風險識別和經受能力常常較差,在面對收益誘惑時,可能會存在僥幸生理,而對投資回報指望過高、對風險預估不足,這其實潛藏庞大風險。這次資管新規從投資者主體資格、資產狀況、風險承擔能力等方面設定門檻,防止和減少盲目投資、非理性投資的存在。
北京銀行海澱區某分行個人業務部一名金融理財師認為,投資者不克不及單純把目光鎖定在300萬元、500萬元這樣的數據上,有了門檻的確會存在投資者分層的情況,但對投資者分類的同時,資管產品自己也會相應進行分類。合適的投資者投資合適的產品,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這也有益於淨化投資環境。
“及格投資者分類是大勢所趨,高門檻也是為了引導老苍生能夠明確風險意識,不只是簡單地關注理財產品單上的獲益保障。這就请求平凡投資者有更高的投資觀念和更細的投資計劃,不盲目、不跟風。”中國農業銀行投行部總裁彭向東說,未達到及格投資者門檻请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大眾投資產品,這些開放式的產品雖然收益較低,但風險也低。當然,無論選擇何種產品,最終還是要看投資者本身的實際能力和需求。
短時間理財產品將消散嗎?
規范短時間理財產品,紓解刻日錯配風險和流動性壓力。未來銀行理財應加強投研、風控、產品和銷售轉型,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做好引導教诲
理財產品市場敏捷發展,源於廣大投資者的庞大需求,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關注理財產品市場變化。
“到銀行買理財產品,就是沖著它平安有保障。”對外經貿大學英語學院大四學生王恩明從大二開始就將本身打工賺的錢存起來買些理財產品,雖然數額不大,但他也一向記著“不把雞蛋都放在统一個籃子”。王恩明說:“有時為了避免急用錢,也怕有風險,就會選擇一些短時間的理財產品,資管新規出台後,我還能買到心儀的短時間理財產品嗎?”
據领會,資管新規出台後,3個月如下的封閉式理財產品將消散。新規明確,封閉式資產辦理產品刻日不得低於90天,資產辦理產品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辦理產品的到期日或開放式資產辦理產品的近来一次開放日。
以往,部門金融機構在開展資管業務過程中,將召募的短時間資金投放到長期的債權或股權項目,加大了資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一旦難以召募到後續資金,轻易發生流動性緊張。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規范此類短時間理財產品,在風險端,將大幅紓解資管行業刻日錯配風險和流動性壓力,增強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在收益端,與冲破剛性兌付相共同,進一步限定短時間投機性、冒險性的資管產品,為基於長期價值成長的優質產品供给發展空間,發揮資管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支撑感化。
資管新規出台後,銀行若何應對?
“銀行理財業務模式的改變是必定的。對銀行理財而言,新規的導向是‘產品淨值化、資產標准化’,重點是要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資管根源。”工商銀行資產辦理部總經理顧建綱認為,過去銀行理財根基靠預期收益做大產品規模,未來銀行理財應加強投研轉型、風控轉型、產品轉型和銷售轉型。要打造淨值型產品體系,把“類基金”產品作為長期轉型目標,摆設固收類、夹杂類和權益類、商品及衍生品類四大產品線。應以投資者適當性辦理為導向,重塑理財產品銷售體系以適應淨值化轉型请求,同時加速及格投資者培養,夯實客戶基礎,堅持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做好市場與投資者的引導教诲事情。
面對新規,要做哪些准備?
1.連结理性,積極面對。認清取缔剛性兌付是一個必定的趨勢,學會放寬眼界。堅持领會產品理念,理財時充实考慮投資風險和投資預期,根據本身的風險偏好做出預期判斷。改變原來把預期收益率當實際收益率的習慣,轉變思绪,多學習一點投資理財知識。
2.連结冷靜,規矩心態。做風險可把握的投資,心態必定要好,取缔保本保收益後就要依照“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原則進行美白霜,投資,即便收益較低乃至虧本也要能夠經受,同時對超高收益時刻連结警戒,謹慎的投資觀念更可貴。
3.長期筹算,少看面前。淨值型理財有必定的手續費,頻繁買賣並不劃算。投資者可以嘗試淨值型理財,雖然收益是浮動的,但真正虧損的几率幾乎為零,并且淨值型理財大可能是半開放式,在約定的時間段可以隨時贖回,流動性大大晋升。
4.自我評估,減少盲目。資管新規明確了及格投資者的標准,投資者要按公道評估風險,正視風險,先看風險再看收益。培養本身購買理財產品自負盈虧的意識,不克不及盲信銀行,不盲信其别人,不跟風不隨大流,投資還需实事求是。(王 觀 黃舒寧)
頁:
[1]